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,对思政教师是案例宝库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不少思政教师苦于教学案例不足,基地正好填补这一空白,那它究竟如何提供丰富案例资源?咱们慢慢道来。

第一类案例:红色历史遗存转化的资源
旧址不是冰冷建筑。基地把每处旧址变成案例素材,并非简单陈列。思政教师来这里,能拿到旧址背后的故事整理,这些故事不是凭空而来。根据新华网报道,基地工作人员走访老住户,核实每段历史,确保故事真实。这样的案例,思政教师用起来能不放心吗?不是所有历史素材都能成好案例,基地筛选的都是贴合思政教学的内容,教师拿回去稍作调整就能用。
案例资源获取渠道很便捷
基地不藏着资源。线上有专门平台,教师不用跑现场也能要资源?是的,线上提交申请,审核后就能获取。线下呢?基地定期办交流活动,教师去了能直接拿最新案例。这样的渠道,难道不贴心?有些教师担心资源更新慢,基地每季度都会补充新案例,确保教师拿到的不是过时内容。渠道便捷,资源新鲜,思政教师还有什么可愁的?
案例帮思政课脱离枯燥
空洞说教学生不爱听。用基地的案例就不一样了。案例有细节,有温度,教师讲课时融入,学生能不感兴趣吗?根据光明日报报道,用这类案例的思政课,学生参与度提升不少。基地的案例,不只是资源,更是思政课的 “调味剂” 啊。没有案例的思政课像白开水,加了基地的案例,课就有了滋味。思政教师用这些案例,学生听课的眼神都会不一样,这难道不是好事?
西柏坡思政培训基地的案例资源,不是单一的。它从类型到获取,再到使用,都为思政教师考虑。思政教师用好这些资源,思政课能不精彩吗?基地的价值,不只是保存历史,更是为思政教学注入活力,这样的基地,怎能不受思政教师欢迎?
本文由作者笔名:yuyiyi_11 于 2025-10-24 08:48:4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jxkqu.com/wen/2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