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街角那家绿色招牌的药店,李女士遇到了奇怪的价格现象。同厂家同规格的三***,现金支付标价18元,使用医保卡结算却显示26元。"这8元差价去哪了?"面对询问,店员眼神闪烁:"系统自动生成的"。
差价背后的价格迷局
在长三角某市医保局公布的抽查数据中,类似情况并非个例。随机检查的30家定点药店中,有7家存在医保结算价高于现金价的现象,涉及药品包括常用中成药和慢性病用药。
一位要求匿名的药店经理透露:"医保目录内药品有15%加成空间,有些店会把非医保药品利润转嫁过来"。这种"拆东墙补西墙"的做法,实际上造成了医保基金的隐性流失。
医保基金不是"唐僧肉"
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《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》,全年查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2.1万件,追回资金21.3亿元。其中"虚记多记医保费用"占比达34%,成为最主要的违规类型。
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认为,价格双轨制暴露出三个问题:医保支付标准动态调整不及时、药店成本核算不透明、智能监控系统覆盖不全。部分地区已开始试点医保药品"零差价"销售,从源头杜绝套利空间。
三管齐下堵漏洞
针对三***等药品的价差现象,专家建议:
建立医保药品价格公示平台,实现"一药一价"透明化
推广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,交易数据实时上传监管系统
完善举报奖励制度,鼓励消费者监督药店价格行为
在某省医保局开展的"清网行动"中,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,同一连锁品牌不同门店的医保结算价差异最高达40%。目前已有23家定点药店被暂停医保服务资格。
当药店把医保基金当作"唐僧肉",每个参保人都是受害者。守住治病救人的"钱袋子",需要更敏锐的监管触角,也需要每位消费者睁大监督的眼睛。
本文由作者笔名:yuyiyi_11 于 2025-07-07 21:26:24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www.jxkqu.com/wen/1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