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时政> 正文

水利干部为何集体奔赴西柏坡?3天培训带来这些改变

  • yuyiyi_11yuyiyi_11
  • 时政
  • 2025-07-04 20:27:11
  • 6

  七月的西柏坡,松柏苍翠。来自山东某市水利局的42名党员干部在这里完成了为期三天的专题培训。不同于常规党课,这次培训将水利工作特性与革命传统教育深度结合,参训人员普遍反映"找到了破解工作难题的新思路"。

9137405a-4104-40e7-80f5-0cc813f2ec97.jpg

  为什么选择西柏坡?

  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作为国家级教育基地,其特色课程体系与水利系统的工作需求高度契合。据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今年已有多个省市水利部门在此开展培训。选择这里,正是看中其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。

  培训首日,学员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。在当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简陋土房里,讲解员特别提到:"当年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我们党制定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。"这句话让从事水利规划工作15年的王姓科长深有感触:"对比革命前辈,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真的不算什么。"

  党建与业务如何深度融合?

  培训设置了"新时代水利人的初心使命"专题研讨。学员们结合防汛抗旱、河湖治理等具体工作,探讨如何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动力。一个典型案例引起热议:某县在河道治理中遇到征地难题,最终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走访群众,用三个月时间解决了拖了两年的问题。

  "这给我们很大启发。"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李姓干部说,"群众工作方法确实需要从党史中汲取智慧。"统计显示,去年该市水利系统通过党建促业务,推动解决了37个久拖不决的民生问题。

  培训带来的实际改变

  结业仪式上,多位学员分享了学习体会。值得注意的是,超过80%的发言都聚焦于如何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工作实效。有人提出要在水库移民安置中创新工作方法,有人计划在节水宣传中加入红色教育元素。

  该市水利局机关党委负责人表示,此次西柏坡培训不是终点,后续将通过"三个一"机制巩固成果:一次心得分享会、一批实践案例征集、一轮业务难题攻坚。这种"培训+实践"的模式,正在成为水利系统干部教育的新常态。

阅读全文